
淮南-上海项目获核准特高压交流工程解冻
04-07
9月28日,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称,规划建设的淮南-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这意味着停滞了近2年之久的特高压交流审批工作破冰,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开始加快发展步伐。
据了解,1000千伏淮南—上海输变电工程是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顺利通过试运行后建设的首个商用化特高压项目,也是目前世界上电压较高、输送能力大、代表国际输变电技术水平的输电网络。
“淮南—上海输变电工程的批准是意料之中的事,我国的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的逆向分布推动了特高压电网的发展。可以说,第二条交流特高压项目获准开建意味着‘西电东送’战略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华北电力大学输配电系统研究所所长张建华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特高压将加大跨省区电力供应
《关于印发皖电东送淮南-上海输变电工程补充可行研究报告评审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淮南—上海输变电工程途经安徽、浙江和上海,新建淮南、皖南、浙北、沪西四座变电站(开关站),新建1000千伏线路2×656公里,静态总投资204亿元。其中安徽省内建设淮南特高压站和皖南开关站,新增变电容量300万千伏安,线路长度2×457公里。工程建成后,两淮煤电基地可新增外送电能力790万千瓦左右。据舒印彪介绍,无论是线路长度、投资还是输电容量,淮南-上海的特高压交流项目比晋东南-荆门示范工程规模都要大一倍以上。
“批准淮南-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主要是为了加大跨区跨省电力供应。”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郝卫平告诉记者,第二条特高压的建设将有利于发挥输电线作用,保证供应,扩大输电能力。“今年跨区输电比去年增长了25%,电网建设是电力建设非常重要的环节。”郝卫平说。
华东电监局输工电监管处处长谢敬东告诉本报记者,淮南-上海输变电工程不同于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工程。“晋东南特高压交流工程是区域电网的一条线路,而淮南输变电工程是区域内的一条线路,其实它也带有一定的试验性质。”
据谢敬东介绍,华东方面已经准备着手研究淮南-上海输变电工程的相关问题。“我们将把电网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并建立相应的应急措施。”